「臺七線」,西起自桃園市大溪區頭寮,行至復興區西村後即進入宜蘭縣境,東端於宜蘭縣壯圍鄉公館終止,全長129.7公里;而「北部橫貫公路(簡稱北橫)」,收編於臺七線,西起自桃園市大溪區,東端於宜蘭縣大同鄉棲蘭百韜橋止,全長81.7公里,與中橫、南橫並列為台灣三大橫貫公路。
臺七線(北部橫貫公路)是北臺灣連接東西向的重要公路,橫跨桃園、新北和宜蘭三個城市。高山、縱谷、隧道、溪流、瀑布構成北橫公路沿線獨特壯麗景觀,向來是國內重要的山區遊憩廊帶,隨著旅人腳步與時代潮流激發多元主題旅遊。
北橫公路的開發史,不僅是交通發展史,更連結了不同時空的族群與文化發展,涵蓋泰雅傳統文化、日本殖民文化、以及以大溪為核心的漢文化。隨著歷史的演進,三種文化的衝突與融合紛紛烙印在公路沿線的數十個聚落上:三層、頭寮、 慈湖、百吉、三民、澤仁、霞雲坪( 哈盆 habun) 、義盛、義興、羅浮(拉號 Rahao)、溪口、高坡、大灣、榮華(羅加Raga)、卡議蘭、里安(比亞外 Piyaway)、高義(卡維蘭Kauiiland)、 蘇樂(Suru,亦作 索洛Solo)、三光、爺亨、 巴陵(巴陵 Balong)、大曼、萱源、四稜、西村(桃宜市縣界)。
北橫的人文走廊
大溪(大嵙崁)作為北橫公路的起點,起初原是凱達格蘭族及泰雅族前山群聚居之地,十八世紀中葉,閩、客移民沿河逆流而上到此,漸成為漢人與原住民交會、往來、衝突的區域。1886(光緒12)年,劉銘傳設立「臺灣撫墾總局」之「大嵙崁撫墾事務總辦」,處理大嵙崁及後山地區樟腦資源開發,並針對原住民施行開山撫番政策,劃設隘勇線區隔漢、原生活領域。
日治時期日人為開闢本區的山林與樟腦資源,改採積極的理番政策,將隘勇線推進深入山區。與當地大豹社與大嵙崁前山群爆發數場包括「大豹社事件」、「枕頭山戰役」等戰爭。而大豹社也在理番政策下幾近滅村,剩餘之二十多戶遷移至今下「溪口台地」。幾經慘烈抗爭戰役,沿線泰雅原民逐漸歸順,1911(明治44)年,日本官方將原隘勇線開闢為從桃園角板通往宜蘭的橫斷古道。大正5年( 1916),「角板三星警備道」道路路線正式完工,即為今日北橫道路的前身。
泰雅原民在日人輔導下開始於台地上引水築圳用以灌溉水稻,自此便逐漸從過去游耕轉為定耕型態。至今,包括爺亨部落、溪口部落內仍可見部分當時所興建的水渠遺跡。
1963(民國52)年起,臺灣省政府運用榮民的力量進一步將原有日治時期的「角板山三星警備道」歷時3年完成拓寬工程,成為今日自桃園大溪至宜蘭大同全長92公里的北部橫貫公路。主要工程包含復興橋、巴陵橋等吊橋兩座,拱橋大曼橋一座,在當時均屬臺灣光復後開創性的工程。
Copyright © 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版權所有
|Web Design by I Connect